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服务美好乡村建设
    岳西热线首页 | 专题首页
 

   涓涓细流,顺着修建一新的渠道,汩汩流进茭白田里;一层层砌筑整齐的石坝,将荒山变成了耕地;沿一条条田间道路,农用车将有机肥运进茭白田。这是近日记者在姚河乡采访时看到的一幅春日农村景象。   

省委书记张宝顺到姚河乡走访调研时,查看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
省委副秘书长、省委办公厅主任闵光辉(右一),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世蕴(左二)到姚河乡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
   2010年、2011年,在省委办公厅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支持下,我县投资6800余万元,分别在冶溪镇、姚河乡组织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。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,增加了项目区耕地面积,提高了耕地质量,改善了生态环境,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,助推了美好乡村建设。

县委书记周东明(右三),县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县长李昌群(左三)到姚河乡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刘中汉到冶溪镇
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储昭霞到姚河乡
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 改善交通条件,提升机械化水平

  人勤春早,冶溪镇金盆村的农田里,机声隆隆,一部部农耕机在耕田。“以前,我们这里耕田以牛耕为主,工作效率低,人也非常的劳累。自从实施土地整理项目,修建了2.8米宽的田间道路,耕种、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。”金盆村党支部书记刘焱林说。

市国土资源局耕保科科长胡小进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吴兴华到乡镇
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左辉到姚河乡
指导土地整理工作

  金盆村是我县首批27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。“我村能成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村,这得益于土地整理项目打下的基础。”刘焱林说。2010年,冶溪镇投资373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,金盆村是项目实施村之一。项目为该村修建4.5米宽通村道路900米,2.8米宽田间道路1000米,极大地改善了该村的交通条件。“美好乡村建设,首要的就是要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。自从通村路修通后,我村群众积极改善居住条件,目前楼房率已达到85%以上。”刘焱林对记者说。
  在姚河乡马石村,该村党支部书记廖远清指着出村的杨马公路对记者说:“这是我村高山蔬菜运输路,高山蔬菜销售季节,这条路解决了运输难题,为高山蔬菜外运提供了极大便利。”杨马公路是该乡龙王村和马石村共同修建的,两村把本村境内的道路修建好后,剩下中间1.5公里道路两村都没修建,这样杨马公路成了一条断头路,给群众出行和生产带来了极大不便。2011年4月,姚河乡投资3089.9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,把打通杨马公路作为项目实施内容之一。该乡投资45万元修建了1.5公里水泥路,投资50万元修建了杨马公路路肩。

新修建的田间道路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
姚河乡杨马路

   据统计,两乡镇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,共修建田间路桥、生产路桥22座,生产道路19647.5米,田间道路82369.5米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,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,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增加灌溉面积,提高土地产出率

   冶溪镇琥珀村立新组,100多亩山塝田已经翻耕完毕,关满了水沤肥。“以前,这些山塝田只能靠天收,尤其是到了夏种时节,往往是畈上的田已栽种了,这些田还不能翻耕。”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储焱华说。立新组的上游有东方红水库,但没有沟渠连接,只能看着水库里的水干着急。一段时间,很多群众将田抛荒了。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,该村修建4000米沟渠,将东方红水库的水引到了山塝田里。“现在,这100多亩山塝田是旱涝保收,每亩可增加产量300到400斤,群众种田的积极性也高了。”储焱华说。

姚河乡龙王村7号护坎
修整一新的当家塘

   在姚河乡土地整理项目区内,各个大小山塘都已整修完毕,并蓄满了水,为春耕生产做好了准备。“这些山塘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堤坝为土筑,先期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山塘都已破损,大多不能蓄水,有些甚至成为了安全隐患点。”姚河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王泰胜介绍。该乡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,对这些山塘进行了改造,对堤坝进行了加固,疏通了排水设施。“现在,这些山塘成了我们姚河乡茭白生产的当家塘,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灌溉与防洪问题。”王泰胜说。
  “姚河、冶溪两乡镇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中,清淤改造山塘16口,修建农渠2万米,配建了农桥、过路涵洞等,解决了项目区内灌溉用水问题,提高了土地产出率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”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主任汪旭东说。

姚河乡马石村1号护坎
姚河乡新修建的沟渠
增加耕地面积,提高土地质量

   在姚河乡龙王村下湾组,一层层梯田里,茭白苗正在茁壮生长。“2009年8月6日,姚河乡遭遇特大洪灾,这一片田地当时全被冲毁,道路被冲断,成为一片荒滩。”王泰胜介绍。该乡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中,决定将此处恢复为耕田。通过平整、清沙、砌坝,荒滩又成为了良田。
   “姚河乡是地质灾害多发地,在2005年‘9.2’洪灾、2009年‘8.6’洪灾中,发生了山体滑坡,大量良田被冲毁。如何防治地质灾害,恢复和保护农田,是我乡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工作。”王泰胜说。在该乡梯岭村竹园组,“8.6”洪灾的痕迹依稀可见。“当时,这里河道、田地、茶园全被泥石流冲毁。”姚河乡党委委员、梯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读凯说,“现在这里修建了沟渠,修筑了挡土墙,恢复了田地、茶园40亩。”
  在冶溪镇琥珀村永红组,一排排房子整齐划一,风格统一。“这是我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,一共有60户260人。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,我们实行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,既美观,又节约土地。”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储焱华介绍。以前,该村农户建房没有统一规划,比较零乱。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,该村将已废弃的房屋拆除。仅永红组就拆除废弃房屋18户,增加耕地20亩。“以前农民建房是占用田地,现在通过统一规划,拆除废弃旧房,增加了田地。”储焱华说。

姚河乡龙王村火岭组平整荒山后新增耕地1公顷
冶溪镇金盆村雷竹基地

   琥珀村高标准茶园基地内,茶叶整齐划一。“这里原是荒沙滩,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,进行了平整、深挖,栽种上茶叶。这130亩茶园,每亩每年可增收4000元,荒沙滩成了农民的聚宝盆。”说到这里,储焱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据统计,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,姚河、冶溪两乡镇新增耕地近70公顷,整理土地2038.7公顷,提高了项目区土地质量,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。

支持产业发展,带民增收致富

  姚河乡沈桥村良奇生态园内,茶农们在采摘春茶。“良奇公司是我乡的龙头企业,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、带民致富增收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。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,我乡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承包流转土地,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”姚河乡党委书记刘文祥说。
  “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,生态园里修建了园间道路,砌筑了河坝和沟渠。目前,生态园面积已达3000亩,园内栽种有茶叶、油茶、金银花等,每年产值近千万元,带动周边500余人就业。”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名祥说。
 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,推进了姚河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。目前,该乡已发展高标准茶园1万余亩,高山蔬菜3700亩,油茶2300亩,板栗13000亩。

冶溪镇琥珀村高标准茶园基地
冶溪镇石嘴村石斛基地

   冶溪镇金盆村雷竹基地内,农民们在为雷竹除草。“以前,这儿路不通,地不平整,只能发展传统农业,土地产出率很低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,我村从浙江引进雷竹种植技术,大力发展雷竹。”该村雷竹种植大户刘同汉说。目前,该村已发展雷竹300亩,经济效益显著,每亩产值可达3000余元。
  冶溪镇石嘴村在平整一新的土地上发展起了石斛150亩。石斛被称为“软黄金”,市场每克售价600元。该产业发展成功后,每亩年均产值可达30万元。
  “冶溪镇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目前,我镇已形成了西瓜、打瓜、蔬菜、油菜、甘蔗、蛋鸭、生姜、生猪、茶叶、水产养殖等10个主导产业,建成了雷竹、枇杷、中药材、茶叶育苗、苗圃、西瓜等六大基地。”冶溪镇党委书记徐险峰说。
  “‘生态宜居村庄美,兴业富民生活美,文明和谐乡风美’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。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,促进了项目区产业发展,项目区内已成功建成千亩优质水稻田、千亩高山蔬菜、千亩油茶、千亩茶叶、千亩苗圃等五大基地,带动了群众增收,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吴兴华说。

冶溪镇金盆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


策   划:岳西热线
文字/图片:吴传攀 王泰胜 胡兴南      
网页制作 :张亚琴